一、系統概述
視覺結算系統,是一款以圖像處理技術為核心,整合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團膳領域的支付系統產品。與食堂傳統的支付手段相比,視覺結算系統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核算準、提供科學飲食建議等特點。
二、系統組成
1、系統構成
視覺結算系統主要由前端快速結算系統、云端大數據分析系統以及用戶管理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⑴、前端快速結算系統:前端快速結算系統由定制型工業相機、觸摸式顯示屏、電腦主機和結算臺、刷卡機、掃碼機六個部分組成。主要通過圖像識別算法完成前端計價結算功能,減少排隊時間,降低勞動成本。
⑵、云端大數據分析系統:通過前端快速結算收集食客消費數據上傳至云端,云端通過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完成菜品識別等數據分析工作。
⑶、用戶管理系統:通過云端大數據分析系統生成網頁報表提供到用戶端,可供餐廳管理者查詢。
2、系統主要功能
⑴、快速核算總價:餐具進入攝像機拍攝區域后,計算機自動識別餐具菜品,核算總價,在屏幕端顯示,并與打卡機接口相連,自動輸入消費金額,無需人工輸入,把卡放入感應區即可完成支付,大大節省支付時間。
⑵、條形碼掃描功能:對于飲料,雪糕等不能通過圖像識別的商品,只需通過掃描,即可添加到結算列表,相對于人工點選添加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⑶、對接第三方支付功能:支持一卡通,微信,支付寶三大主流支付手段;微信,支付寶可通過條碼掃描儀,用手機掃碼支付。
⑷、定義、修改餐具代表的價格:食堂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增刪餐具,也可以修改已有餐具價格;同一款餐具,也可以根據時段設置早晚餐不同的價格。
⑸、數據分析:方便餐廳管理者查看餐廳運營情況。
⑹、餐飲攝入建議:通過圖像識別記錄用餐者購買菜品數據,分析用餐者營養攝入情況,給予用餐者營養攝入建議。
三、系統優勢
1、產品特點
⑴、“一個基本能力”
識別餐盤顏色、形狀和菜品,自動結算價格的能力。
⑵、“兩項主體服務”
①、食堂主體的運營優化服務;
②、消費者飲食數據分析服務。
⑶、“三類場景優化”
①、支付場景無人化
②、運營場景數據化
③、營銷場景敏捷化
⑷、“四大優勢”
①、可實現數據導向的精細運營,多方位觀察運營情況,降低運營成本;
②、可實現落實至個體的*營銷,動態調節產品價格,獲得更高收益;
③、可提升食堂數據兼容能力,以*成本實現食堂數據化改造;
④、可了解個人消費者的消費情況,并且提高健康飲食管理的信息服務。
2、技術原理
本系統主要依靠圖像處理技術。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圖像處理算法與目前主流的卷積神經網絡算法相結合。通過攝像頭將被攝取目標轉換為圖像信號,傳送給圖像處理算法,得到被攝目標的形態信息,根據形態信息轉變為數字信號;圖像算法與深度神經網絡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特征,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
目前公司利用卷積神經網絡技術在云端進行菜品識別,主要用于具體菜品餐飲數據分析以及消費者餐飲健康數據分析。
3、平均結算速度
就餐高峰期平均過人速度為5~7秒,包含系統識別時間1~2秒,顧客刷卡時間4~5秒,三臺雙通道收費系統每小時最多超過1500人次。
4、餐具要求
⑴、材料:密胺;
⑵、顏色:白、橙、紅、黃、綠均可;
⑶、形狀:不限;
⑷、尺寸:餐具長邊小于30厘米;
⑸、要求托盤與餐具有色差,例如橙色托盤不可配套橙色餐具使用,可提升系統識別準確率。
四、現狀分析及解決方案
1、分析
現自選快餐店,假如規劃用餐人數單餐在1500人左右。結算模式還是傳統的靠人工來記憶菜的價格。
2、方案建議
根據上述狀況分析,基于1500人次的用餐規模,我們建議:
⑴、將現有餐廳升級為結算自動化的視覺結算系統,節省人工成本,大幅降低用餐高峰期壓力,提供菜品數據分析,使用餐者和飯堂雙方享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
⑵、按1:4配置餐具,即需要6000個餐具,另備1000個餐盤備用,共需7000個餐具。
⑶、配置視覺結算系統(雙通道型)3臺,單餐可服務1500多人次。